时间:2006/11/27|
阅读量:1519|
来源:朱运德
来源:长沙晚报 |
吃饭时,汤洞山(左)不断的帮陶建明(右)夹菜,坐在两人中间的孙林武笑得合不拢嘴。余志雄 摄 昨日的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时近中午,孙林武正忙活着准备午饭。她的前夫陶建明静静地坐在屋檐下。而坪中,她的现任丈夫汤洞山正忙着淘井。一条优美的弧线将三人串在一起,充满了和谐之美。 奇闻:农妇出嫁带来前夫 宁乡县大屯营乡韶光村。 通往村中的路宽阔平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程正在这里推进。拐上一条两米多宽的小路,经过一片鱼塘便看到了汤洞山的家。一栋新砌的二层小楼已经封顶,两名工人正在房内安装抽水马桶。户主汤洞山正冒着小雨在前坪内淘井,一名瘦小的男子静静坐在老屋的房檐下,目光温和的望着忙碌的汤洞山。男子名叫陶建明,今年58岁,已经瘫痪几年,基本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汤洞山是陶建明的表弟,汤洞山的妻子孙林武是陶建明的前妻。 “我在这里过得很好。”陶建明告诉记者,今年中秋节时,汤洞山和孙林武把自己从花明楼镇双树村接到这里过节后便不让他回去了,他们说这样好照顾一些。一个女人嫁到了韶光村,随后还带来了自己的前夫和与前夫生的孩子!这一度成了韶光村的奇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说闲话的慢慢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汤洞山一家的敬佩。 前情:瘫痪丈夫要她再嫁 1982年,孙林武经人介绍嫁给了比自己大18岁的陶建明为妻。婚后的生活像大多数农妇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然后是生儿育女。一双儿女先后出生,家庭的负担更重了,然而陶建明却不断患病,身体越来越差,干不了重活。夫妻间逐渐有了矛盾,并愈演愈烈,孙林武随后外出打工赚钱。“两个孩子要读书,种地赚来的钱不够啊!”孙林武说,自己那时候在株洲一家工厂做事,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 2003年,体弱多病的陶建明瘫痪了,此时儿子陶正华已经外出打工,女儿陶娇华还在读书。孙林武知道陶建明瘫痪的消息后很着急,但工厂里要赶工,又不能经常回去。汤洞山就在这个时候来到了陶建明的家中,一住就是一年,帮忙照顾行动不便的陶建明。两人是远房亲戚,住的地方也相距不远。 一个“怪诞”的想法慢慢的在陶建明心中滋生了!一次,孙林武回来时,陶建明对妻子说:“我们离婚吧!你和汤洞山一起过!”这句话让孙林武吃了一惊,她知道汤洞山是个好人,也一直单身,但丈夫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她过去的话,孩子会好点,她也会过得幸福些,我也就是寂寞点,没办法,毕竟我残废了啊。”昨日,陶建明告诉了记者自己当时的想法。 新家:两任丈夫相敬如宾 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孙林武和汤洞山同意了陶建明的提议。“离婚手续是我用自行车载着陶建明去的,随后把孩子的户口也转到了韶光村,但他们依然姓陶。”汤洞山对记者说,“我知道这也许会让别人说闲话,但大家总会理解的。” 2005年,孙林武和汤洞山登记结婚了,没有婚礼仪式!“两个孩子都大了,留点钱给他们办结婚仪式吧,我们的仪式不重要。”49岁的汤洞山告诉记者,今年9月份,自己借了钱开始盖这栋小楼,“人口多了,老房子住不下。新房子盖好后,孩子们回来就有地方住了。”目前,陶正华和陶娇华兄妹都在外地打工。 婚后,汤洞山和孙林武坚持不断地每天从韶光村翻过一座小山,去陶建明居住的地方照顾陶的起居生活。为方便陶建明的生活,在布置新房的卫生间时,汤洞山特别购买了在农村很少用的抽水马桶。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陶建明脚上的鞋子穿反了,提出疑问后,汤洞山笑着说:“陶建明总觉得是我们的拖累,所以坚持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吃饭之类的。今天太忙了,也没有注意他的鞋子穿反了。” 中饭时间到了,孙林武麻利地摆上了饭菜。期间,汤洞山和孙林武不断帮陶建明夹菜,一家人其乐融融。(记者 千灵坡 实习生 童瑶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