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女子6年给亡子写2000余封信 每周到墓前念(图)

时间:2011/3/23|

阅读量:1293|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11年0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永恒的母爱永恒的母爱

张艳伟张艳伟

  6年前,她的儿子被人杀死,可对于凶手,这个母亲最后却选择了宽恕。6年来,她用写给爱子的2000多封天堂家信和一份永恒的母爱,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仇恨与宽恕的故事——

  张艳伟已经给儿子写了6年的信,这就像洗脸、吃饭一样,是她每天必做的事儿。

  这个母亲并不知道,这2000多封摞起来近半米高的信件,该寄到哪儿去。准确地说,她自己就是邮差。每周,她都会带着刚写好的信,到儿子的墓前,念给在天国里的儿子听。

  6年前,她的儿子张猛因为在吉林市一家舞厅里见义勇为,被几个男青年用刀捅死。那时,他刚参加工作,正处于热恋中,刚刚翻开人生最美好的一页。

  可这个日夜思念爱子的悲痛欲绝的母亲,却在两年后接受了调解,原谅了一个杀人犯,挽救了这个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的生命。事情传开后,有人这样形容这个母亲:“她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一个在流血,一个在宽恕。”

  那个流血的日子,是2005年的2月3日。这天晚上,张猛在一家舞厅给一个从深圳工作回来的朋友接风,张艳伟包了儿子最爱吃的芹菜肉馅饺子,等他回家。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几小时前,儿子在电话里说:“妈妈,我7点左右就回来,等我!”却成了最后的遗言。

  事后,张艳伟得知,在舞厅里,张猛和朋友看到一个男青年骚扰一个漂亮姑娘,强行要她电话,便上前制止。没多久,这个男青年叫上了四个人,围住了他们。从舞厅的监控录像上可以看到,5个男青年追打着张猛和他的朋友,张猛从厕所逃到楼道,可最终也没逃过这群人残忍的8刀,倒在了血泊中,当场死亡。

  在很多人眼里,张猛是个“好孩子”,“人缘好,讲义气,走到哪儿都是大伙儿的中心”。给他送葬那天,来了200多辆车,蜿蜒了十多公里,就连张猛所在公司的门房老头,也赶来送这个“常给自己端饺子,心眼儿好”的孩子最后一程。

  这个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到25岁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她的心里充满了委屈和仇恨,一心想着为儿子报仇,甚至在梦里,儿子都告诉她:“妈妈,我死得太冤枉了,你找中央电视台,去说说我这事儿吧。”

  在法庭上,家人一次次打起了“杀人偿命,血债血还”的横幅,流着眼泪高喊口号,甚至和法警发生冲突。这个母亲心里想着,哪怕倾家荡产打官司,也要让主犯“以死抵罪”。

  杀死张猛的主犯王某,从小就被离异的父母抛弃,是奶奶捡垃圾拉扯大的。在法庭上,这个老人无数次地向这对父母下跪,“希望留孙子一命”。

  最开始,张艳伟看都不看老人一眼,她也动过扶老人一把的念头,但又在心里告诉自己,“看她一眼,扶她一把,让心里升起一丁点儿同情,就是对不住死去的儿子”。

  一审判决,主犯王某被判处死刑,随后上诉。这场官司从市中级法院打到了省高级法院,程序拖了近两年。在很长时间里,儿子的骨灰一直存在殡仪馆的一个小格子里,张艳伟迟迟没有给儿子安葬,她心里的疙瘩是,主犯还没有被“处死”。

  法院一次次地找到这对夫妻,表示主犯家属希望调解,“给孩子一条活路”。可那时,她从没想到过“宽恕”,很长一段时间,她来回在吉林和长春两地的法院奔波,她希望法官明白一个母亲“流着血的失子之痛”,她希望快快结案,“主犯能立马枪毙”。

  在那两年里,她几乎每天都会躲在房间里哭。她得了抑郁症,害怕阳光、怕人群,怕参加别人的婚礼。为了躲避邻居,她搬了家。她“病态”到不愿站在玻璃阳台上,总认为别人在看她,嘲笑“这个母亲没有保护好儿子”。她甚至无数次想过自杀,抱着儿子的照片、找一家旅馆、吞下药“去找儿子”。

  这个母亲只能把对儿子的思念,寄托在这些永远不知道寄到哪儿的信纸上。她是从儿子走后的第五天开始写信的,从那时候起,她每天都写,没有稿纸了,用养殖合同预定登记表写,用律师的委托书背面写。

  冬天的第一场雪来了,她会在信里问儿子:“你那里是否也被大雪覆盖?我多想用我的身躯替你遮风避雨,我多想变成一把大伞,冬天来了,你那里冷吗?”

  有时,她的信就是诗:“千丝万缕都是你,你在哪里,你的家在哪里,我找不到你,我想住住你的家……想你,仿佛乘上了载满噩梦的木舟,漂流进痛苦无边的大海,找不到彼岸,永远下不了船。”

  有时,她在信里,为儿子作曲填词,写四分之二节拍的歌。有时,她干脆在信里画画:儿子平头、穿着三颗扣子的衣服,长发飘飘的妈妈在一旁等他,两人中间画了很多腿,一步步靠近的样子,她说,这是“儿子在上楼”。

  最初,几乎每隔两三天,她都会去那个寄存儿子骨灰的“小格子”前念信。直到一年多后,她给儿子专门买了一块“阳光好,暖和,冻不着”的墓地,墓碑上刻着“悠悠情思、相伴永恒”,那儿就成了她的新“邮局”。

  这些信陪伴着这个母亲,度过了生命中最为痛苦的两年。她已经记不得是哪一天了,在给儿子写信的时候,一个宽恕的念头突然间一闪而过:“如果这个杀人的年轻人被处死,是不是又会多一个老人,像自己一样生不如死?”

  开始,这个念头只是闪过,然后被她否定。但后来,这样的想法开始不断地出现。那个老人在她面前下跪求情的场景,也一幕幕地在她脑海里重现。

  宽恕的想法越来越坚定。她整整两天没有起床,一次次地说服了自己。第三天,她来到了法院,接受了调解。主犯的死刑被改为了无期徒刑。调解后,那个老人跪在法院的过道里,抱着张艳伟的腿,流着眼泪感谢说:“好闺女,我捡破烂养活你,管你一辈子!”她扶起了这个老人,哭着说:“你多保重。”

  很多了解案情的法官,都说她是个了不起的母亲,叫她“好嫂子”。张猛的同学大军,这个原本“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这杀人犯,应该判死刑”的年轻人说,“她的心实在太宽了”。而她的小学老师,一位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也夸她:“张艳伟,你做得对!我们都知道你就会这么做!”

  但这个母亲只在意自己的儿子会怎么想。和解后,她又去墓地看了儿子。跪在儿子的墓碑前,她低声地哭泣道:“儿子,对不起,和解了和解了!你不会怪妈妈吧!妈妈知道,你那么善良,你是赞成妈妈这样做的。”

  她依然没有一天停止过对儿子的思念。她还是天天给儿子写信,拖地时,她会想起儿子42码的大脚在地上走;刷牙时,她想起儿子五音不全扯着嗓门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她读儿子走时留在床上的书《寻秦记》。赶上儿子生日,她会带上鲜花,最近的一次,她带了32朵菊花,这正是儿子活着该有的年龄。

  只是,除了沉甸甸的思念之外,又多了一样叫宽恕的东西。

  她真的不再那么恨了。在给儿子的信里,她几乎从没骂过那个凶手。甚至面对记者,这位脸色苍白的母亲也小声地说:“对不起,我不愿透露他的名字”。

  儿子走后,这个母亲几乎不再看电视剧、不再看“唱歌跳舞的节目”,她只看央视12套的法制节目。节目里那些关于伤害和宽恕的故事,她记得特别清楚。

  最近的一期节目里,一名工人因为不满工种变化,冲动之下伤害了女老板,后来,老板做了开颅大手术,脑袋里装了钢管,面相毁容,可最后这个女老板原谅了这个工人,去监狱看罪犯,希望他改造好。等他出狱,还进她的厂子。

  “我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我理解她。”这个母亲流着泪说。

  身边的人也用温柔的方式,对待着这个失去爱子却宽恕了仇人的母亲。儿子走后,儿子的女朋友陪她住了三年,帮她卷头发,买韩剧《加油!金三顺》让她看,鼓励她学习“金三顺”。儿子的同学每年年三十来陪夫妇俩吃团圆饭,6年来年年如此。有的小伙子甚至叫她“妈妈”。

  但她依然有放不下的事情。看到电视上那些年轻的罪犯,张艳伟很是心焦。有时候,她看着看着,会情不自禁大声喊道:“孩子,冷静,别犯罪!”她希望有出版社出版她写的信,警示年轻人。她还打算接受劳教所的邀请,现身说法,“哪怕能有一句话,对迷途的年轻人有启发,就好了。”

  如今,回忆起那个杀死自己儿子的年轻人,她很庆幸“自己留下了那个长一张稚嫩脸、个子瘦小的主犯一命”。甚至有时,这个母亲还会假想,当这个年轻人出狱后,她和他在路上相遇,会怎么办? 

  “我想好了,我会躲起来,默默祝愿他能有‘新的人生’。”她微笑着说。

  在最近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艳伟模仿儿子唱歌、比画儿子的脚有多大、头发什么样,学儿子粗声粗气叫她“妈妈”的样子,她拿出儿子曾经用过的海豚图案的洗脸毛巾……她依然微笑着,沉浸在幸福的回忆里。

  可很快,她又堕入儿子已经不在的现实。她一页页翻开她给儿子写的信,眼泪滚在黑色的围巾上。她的心脏病突然犯了,苍白的脸黯淡下去,眼圈越来越黑,嘴唇越来越紫,呕吐不止,她连掀开被子的力气都没有,倒在被子上,缩成了一团。